2015年1月24日

大尋寶家

雖然一般人包括我在內,對「尋寶」這兩字的印象,多半是搶到(欸?)某個來源神秘的地圖後,四處冒險(被某種東西一直追)然後在某個蠻荒、古文明、超科技構造,或者你所不知道的鬧區建築裡找到一個古老大箱子,打開的同時四周會開始搖晃……什麼我扯遠了?嗯,是真的扯遠了沒錯。


大尋寶家(The Monuments Men)描述的也是尋寶的故事,只不過他的寶物並非傳說中的存在,而是由眾多家喻戶曉的創作者,比如米開朗基羅、達文西、林布蘭和維梅爾等大師所完成的藝術品。二戰期間希特勒作為有史以來最病態的倉鼠性格人兼德國領導者,促使納粹政權有系統的透過武力及一切合法的行政力,在全歐洲進行規模驚人的文化掠奪。


對同盟國的軍事系統而言這件事並非不重要但也沒有太重要,但有一小批文化人士深深明白這件事背後的利害關係,於是他們努力促成古蹟、美術與文獻部門(MAFF)成立,派出專業的古蹟捍衛者,前往所有的占領區尋找、保護藝術品……


二戰可能是人類歷史上記錄最為詳盡的戰爭之一(別的不提,邱吉爾就邊打邊儲存回憶錄的材料 <- 沒辦法此人真心體會出書超賺這回事 WWW),只是也正因為值得傳頌的故事太多,所以也有很多該被關注的事件上頭積滿灰塵。


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仍不時可聽聞,有人要求德國博物館返還二戰時遭掠奪的藝術品,又或者終獲返還的新聞。由此可以想見當年整個掠奪的規模,以及企圖回復秩序的作業在戰爭期間與甫戰後有多浩大且複雜。本書就這部分做了雖非詳盡,但十分廣泛的通盤說明,讓人再次為此驚愕與心痛。


也因為牽涉的實在太多,難怪當初閱讀「先生,林布蘭又不見了:惡名昭彰的藝術品偷竊故事」時,會看見該書作者在開頭直接聲明,戰爭掠奪(特別是納粹部分)在該書探討範圍之外,否則整部作品恐怕會寫到篇幅暴增又失焦吧。


本書作者羅伯特M.艾德塞爾(Robert M. Edsel)與布瑞.維特(Bret Witter)將敘述核心集中於西歐與北歐(義大利戰場部分直接出成另一本書),著重於法國、比利時,還有針對希特勒與納粹高官「收藏品精華」的探索、保護過程。


如同上面講過的,古蹟、美術與文獻部門(MAFF)是由政治力促成的臨時部門,一個軍方體系中的外來種。而作為「古蹟捍衛者」的人勢必要有能在戰爭混亂裡獨自判斷、鑑定,包括建築在內種種藝術品與歷史文物之價值與來歷的能力,對專業的要求不用說絕對很高(而且為了避嫌,一開始就不選用有藝術品交易人經歷者)。


也因為適合的人才實在難找,所以剛開始的成員人數甚至只有個位數,到後來好一點也就十幾個……就這些人負責整個西歐北歐欸!(要到德國正式投降後才開始增加到三百五十多人)更別提考慮到能在這個領域中被公認有專業能力,當然是有一定的年資了,也因此大部分的古蹟捍衛者都是坐四望五的年紀。


不計後來基於德語翻譯者身分加入的美國德裔猶太人二等兵(高中畢業就從軍)最年輕的也有三十七歲了。這樣的年紀跟其他那些二十初頭的小伙子相比,體力自然差上一大截。而且那怕大多數人都掛了軍官階級,但畢竟是外來種(還是來幹多數軍官都搞不清楚在幹嘛的事)所以掛的都是最低的軍階。


想像一下掛個少尉階就要去跟一個上校幹譙不可以徵用建築因為那是古蹟,把那些傢俱給我放回去那都是古董等等等……真的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更慘的是作為外來種,沒資源也沒夠力的後台,所以古蹟捍衛者甚至多半時候都配不到車(更別提照相機、打字機、幫手或者其他所有需要的東西),所以想到那都只能搭便車。


要是頂頭上司也能瞭解行動理念的話一切好說話,但更多的時候遇上的軍官都擺出一臉「你在說啥瘋話」的表情,然後被無視(至於這之後要拿什麼手段反制,就看個人本事了)。另外那怕身為古蹟捍衛者不需要衝鋒陷陣站第一排去打硬戰,但為了確保古蹟與藝術品的狀況,還是得在占領後的第一時間趕到,也因此不幸出現兩名犧牲者(而且都是當場死亡,默哀)。


只不過當親眼看見、並能夠親手加以保護珍貴的藝術品時,一切辛苦便都不算什麼了。畢竟那想必是能貨真價實地感受到自己在這場戰爭中,為全人類做到了什麼的滿足感。也正是為此,讓他們可以排除一切艱難不斷努力。


正如同某位成員在信中提到的,「你可以抹去整個世代的存在,你可以燒掉他們的家,但是你記得,總有一天他們會找到回家的路。但如果歷史文化被摧毀,就代表著那個時代未曾存在。」所以有些事就是值得那麼做(另外當藝術品被偷走時,全體人類的損失也是類似的,這部分非常推薦上面提過的先生,林布蘭又不見了:惡名昭彰的藝術品偷竊故事這本書)。


由於整個行動過程其實是多人多線的分散行動(古蹟捍衛者多半是一人行動,而且負責區域夭壽大),而所以故事讀來的感覺也是一段一段談著個別事件。不過因為每段故事都非常吸引人,所以我還是讀得十分開心。


閱讀本書可以同時感受到人性的光輝與黑暗,有那麼多的藝術品基於在地人與古蹟捍衛者的善意而獲得保護與歸還,卻也有著大量的珍貴著作受到失控暴民與戰火的摧殘而毀滅。而納粹官員的種種作為,更令人再度為人類有可能基於貪婪與偏執而傷害多少重要的事物(納粹知道什麼是珍品,但顯然沒打算費心去好好保存,以至於許多作品被發現時狀況是很糟的)。趁著戰爭結束初期的混亂、旣得利益者掩蓋真相的作為也令人髮指。


同時大尋寶家也讓人再次反思起何謂可為與不可為,在「無可奈何」與「力所不及」的前頭究竟還有多大的空間,足供人們去努力、去扭轉未來的局勢(就如同放滿希特勒珍品寶藏的奧斯陶斯礦坑,差點被狂熱納粹份子給毀掉,要不是礦坑管理員與工程師的搏命努力,以及機緣巧合的眾多幫助,人類可能真的就此損失一大堆珍貴的歷史文物 <- 雖然這群人的保護重點可能有大半是作為生計的礦坑本身啦)。


戰爭與保護古蹟文物,似乎是最不搭調的兩件事,但二期時期的盟軍卻踏著收復之路展開一件又一件的保護工程。那怕當初古蹟、美術與文獻部門(MAFF)的成立過程極度緩慢,真成立了卻又很難施力、很多第一線的軍官壓根沒聽過這件事,更別提一般的軍人。


對於戰場上的策略擬定,古蹟保衛者只能提供「建議」(不用說常會收到白眼),面對戰爭的勝敗,藝術什麼的顯然僅能乖乖退讓,否則就是搞不清楚現實狀況的愚蠢發言。但真的是這樣嗎,卡西諾修道院究竟是該轟炸還是不該轟炸?


一仔細探討,便會發現「現實主義者」的言論也並非正確唯一解,這事終究沒有標準答案,但也因此才有思考空間在其中。那怕在戰爭中保護藝術品乍聽之下不切實際,但二戰時期的盟軍做了而且也有不小的成果。


史實證明某些「不切實際」的事真的有可能做得成(遑論投入的資源相較於整場戰事其實如此之小),真開了這個頭下決定而且做了並挽救許多事物,而且也沒讓戰事因此失敗或者出現超乎預期的犧牲……這則故事告訴我們有很多重要事物並不是那麼想當然爾的必須犧牲。


是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前提也要是那兩樣東西真是「魚」與「熊掌」。開發與環保、戰爭與文明、人權與效率,呃,魚與熊掌?另外看這本書也很難不想起漢娜.鄂蘭的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裡頭提及了許許多多二戰時期猶太人被整個歐洲甚至自己民族迫害的往事。


該書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是丹麥、義大利與保加利亞,各自以獨有的作風守護國內的猶太人。而且歷史告訴我們,即便蠻橫冷酷如納粹,當面對夠多的人堅守正確信念時,照樣會選擇退縮甚至被同化。無可奈何,力所不及?在那之前我們認真思考過什麼是正確的、或至少怎麼做比較好,並有所作為過了嗎?還是理所當然「切實際」的妥協了,甚至因此沾沾自喜,覺得識時務的自己真俊傑呢?


歷史是一面很棒的鏡子,但僅限於願意思考之士。一個人思考可能沒什麼用,但當有夠多的人願意思考時,就算苦難仍無可避免,或許多少能拯救一點重要的事物。那可能是一幅可以再留傳一千年的偉大畫作與雕塑,也可能是一群孩子的美好笑容──如果當年出了些許差錯,就不會有這些孩子了。



電影版心得:大尋寶家The Monuments Men.電影心得


舊站人氣:26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